阅读历史 |

第187章 欠一个人情(第七更)(1 / 2)

加入书签

魏征立即出了皇宫。往着盛唐集团而去。此一去,便看着了盛唐集团内忙作了一团。他路过门外之时,却是听得李愔在里面说道。“矿盐一石在本一百文,加上路费、人工费、提纯损耗等一起,也算一百文。那我便卖作一两一石吧!”李愔这么说道。可是却被纪如雪给否决了。“子立先生,这世面上的盐五两一石!我们卖一两会不会亏了?”“五倍一利润,怎么可能会亏?”从另一个侧面上看,李愔赚得确实不多啊。可以知道,那世家赚得有多么狠啊。“可是,子立先生,这么一来,对我们也不利啊。”“怎么会呢?我便对标五大世家,要打,就打得他们痛一点。我们的品质更高,价格更低,百姓们不傻。他们懂得怎么去取舍。”纪如雪不解李愔的脑回路。她哪里知道,李愔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唐。为了大唐的未来。但不是为了李世民,他算什么?“再者!”李愔话锋一转。“再者,盐是为民生用品,如果赚得太多,只会增百姓负担,鱼肉百姓的事做多了,那与五大世家有什么区别?”魏征不由得点点头。这就是格局啊。格局大的人才有觉悟。“如此说来,那我便没什么意见了。”纪如雪一听到这里,便不再言语。毕竟她的出身也是贫农以下,对于农民,她有特殊的情感。既然这样的话,李愔又说:“那便好,我们明天盐铺便是开业,五十万石可以全出,一天也许可以卖掉十万石以上,这一天就够收入十万两,连本带利一起收回来了。”外面的魏征大惊。这才一天时间,五万就要变十万,如时全部卖掉的话,那就变成五十万两。这也太可怕了吧?这一惊,脚不小心碰到了边上的瓦片,发出了声音。“谁在外面?”李愔叫道。薛仁贵立即冲了出去。手持唐刀,往着魏征而去。一直看到魏征站在那里时。“是你!”接着李愔便走了出来。“原来是郑国公,你来了,也不进去?”“路过路过!”魏征慌乱了。“你都听到了?”李愔直接问道。魏征点点头。“这事可以和他说!没关系的,你刚才是去找他了吧?”李愔似乎料到了魏征去找了李世民。一定也是李世民有要求,他才又回来的。魏征表情不淡定了。“您怎么知道?”“他做的事,都是那么匪夷所思,猜一下理知道了。”“这……”魏征无语了。“好了,既然都来了,进来吧。反正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。”李愔将魏征让进了屋中。“这样?行吗?我看我还是在外面等着吧。”魏征倒是这么说道。似乎在说自己是无意听到的。李愔笑了笑。“无事,听到了,你甚至可以将我今天的一切告诉他,我还希望他知道,我过得比他要好!”魏征听了,整个人要慌了。纪如雪不解。李愔口中的他是谁?但一定是一个李愔最亲近的人了。“子立先生,那个他是为何人?”李愔笑了笑道:“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!”这天下恐怕只有他敢说李世民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呢。魏征越听,心中越是慌乱。真让他与李世民说起,他大概也不会说起这件事。“这样?我见得子立先生时常谈起那个他,以为他是您的亲人。”李愔只是笑笑。魏征话也不敢接。李愔看出了魏征的慌乱。接着又道:“郑国公,往后这盐还是需要你,那世家几天后,会全线溃退,未来,可能需要你主持一下这盐事。”李愔已经可以预见一些事情了。有些事,见好就收。像是盐这类的事,他可不会全力去做,做得好了,朝廷有意见。做不好了,朝廷更有意见。到时候,他可能会成为第二个王家。那就有趣了。他也不想让李世民一直惦记着。他想什么,魏征怎么可能知道,所以魏征听得是蒙蒙的。什么未来的事?“这……子立先生,可否说个明白?”“为民之福祉,不用明白,到时候你就知道了。”李愔一副高人模样。魏征知道问不出个所以然。只能应是。接着他又问:“那五十万石矿盐不知何时可以提纯好?”“这个……可能要五天吧,现在整个集团的人都投入之中,流水线生产十分之快,你看看后方的烟火,我也下令,让所有人一齐努力,争取五天内完成。”整个长安城,除了五大世家之外,恐怕只有盛唐集团能这么有底气去做这些事了。“果然是快啊。”魏征赞叹道。接着在一边一直顾左右而言他。毕竟讨要盐这种事,他可能说不出口。如果是一点点还好说,但是十斤可不少了。但如果是买呢?于是,他便开口道:“刚才我听到子立先生说起来,那一石盐需要一两银子,不如这样,我预定十斤如何?”“郑国公啊!”李愔开口道。“在!”“你想要,直接说就行,谈钱太伤感情了!”李愔这话说得让魏征有些不好意思。如果是自己要的话,欠李愔一个人情还有得说,但是这是李世民要的,为什么要让他因为李世民而欠李愔一个人情?“可是这……”“郑国公先回去,晚点我让人送一石过去给你!”一出手就是一石,一百多斤呢?吃一年怕也吃不完吧。“可是……”“不够吗?那再多十石!”“不不不,够了,我意思是怎么好意思?”“郑国公,以后有需要的时候,还希望不要推辞啊!”魏征感觉有种上当的感觉。现在他左右为难了。他想给钱,人家不要。他不拿的话,李世民会生气。李世民让他来是个错。平白无故又欠了人情,往后李愔真的有所求的话,他如何拒绝人?同时,不得不佩服李愔的高明啊。纪如雪在一边只是笑看着。原来,李愔还深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