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0035章 郑小琴会来事儿(1 / 2)

加入书签

马车起步了,带着莫氏和金氏她们前往了清水镇。其他人都陆续散了,老杨头还站在门口朝巷子尽头的路口张望。老姜头刚好从旁边过来,手里拎着一只尿桶,看样子是准备前往自己种的小菜园去给白菜萝卜施肥。看到老杨头还站在门口,老姜头说:“老杨哥你找点别的事儿来做下吧,要不今个这一整天都要跟做梦似的。”老杨头扭过头,看了眼老姜头,说:“还是你懂我,这人的胸腔里啊,空荡荡的,没个着落啊!”老杨头笑了笑,“那就找点事做嘛,要不就跟老嫂子那说说话,也能转移下注意力。”不然,真的啥事儿都做不成的,就光站在这里出神了,而且还东想西想的,尽往不好的方面去想。“你老嫂子啊?呵,她人都不在家!”老杨头道。老姜头诧了下,家里的孙媳妇在生娃,这做奶奶的还往外跑啊?心大!但这是别人家的事,他也不好多说什么,或许老嫂子外出是有别的事呢,也说不准。所以老姜头也没跟老杨头那多聊,拎着尿桶走了。曹八妹带着小丫头回了村口自己的家,赵柳儿接着忙活家务事去了,而杨若晴和孙氏则一起去了姜家二房接俩個小孩子。姜家二房炊烟袅袅,灶房里传来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。“八成是小琴在做好吃的东西。”孙氏跟杨若晴这说。杨若晴莞尔,“应该是,我都嗅到香味儿了。”然后,母女俩也径直进了灶房。“在捣鼓啥呢?走到门口就嗅到香味儿了。”杨若晴笑着问。灶房里,郑小琴正在掌勺,王翠莲坐在灶膛口塞柴火。三个小孩子一人坐一把小马扎,挨着墙壁坐成齐齐整整的一排,且每个小孩子的手里都拿着一根筷子,筷子上戳着一只金灿灿的糖饼。“哎哟,在吃糖饼呀?这可好吃啦!”杨若晴眯起眼睛,笑着说。所谓的糖饼,就是拿麦子粉揉成圆饼,里面像口袋一样是镂空的,然后往里面灌一勺子白糖,或者红糖都可以,接着封口,放到油锅里炸。炸一阵,糖饼就会膨胀起来,像打了气,圆鼓鼓的漂浮在油锅里。捞上来晾却一会儿,会缩回去一些,过过油,就可以吃了,非常简单的一道甜品小吃。唯一的缺陷就是……费油!一般的家庭,都吃不起这种小吃,就算孩子们想吃,那也得等到收获的季节,又或者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吃上一到两回。..郑小琴家的条件,显然是属于后者,一年能吃的次数屈指可数。今天专门炸糖饼,九成九是为了团团和圆圆。“三妈,晴儿姐,你也吃,这有好多呢!”郑小琴一边忙活一边招呼孙氏和杨若晴。“好嘞,那我就不客气啦!”杨若晴拿了一双筷子,上前来从篾竹箩筛子里夹了一只糖饼。咬了一口,嘿,外面的表皮被炸到很酥脆,第二层却又很松软,有嚼劲儿。再往里,糖浆开始渗透到饼里,甜滋滋的。虽然是从油锅里炸过的食物,但是,吃起来不仅不感觉油腻,反而还有一缕淡淡的小麦的清香在里面。“嗯,好吃,是真的好吃!”杨若晴一口气吃了一大半。郑小琴很是高兴,又去招呼孙氏和王翠莲:“三妈,翠莲大妈,你们也吃啊,这会子火势够了,用不着添柴禾。”王翠莲笑眯眯的点点头:“不急不急,你们先吃。”孙氏蹲在那边给两个孩子擦拭手上的油花,也扭头朝郑小琴那微笑着说:“我也不急,你们先吃,我们等会再吃。”郑小琴无语了,“这又不是留着待客的,就咱几个一起吃你,三妈,大妈,你们都来吃啊,大家一起吃,不用等来等去。”郑小琴夹了一只糖饼直接送到了王翠莲的面前,塞进王翠莲的手里。“大妈你吃!”王翠莲接过糖饼。孙氏也如此。孙氏笑呵呵问:“给先俊留了吧?”郑小琴点头:“放心吧,多着呢,等他夜里收工回来,都能吃,这玩意儿不怕搁凉。”现在是年下,寒冬季节。田地里的庄稼活几乎是没有,姜先俊没有像村里其他那些男人那样在家里窝冬,而是去十里八村找活计去了。很多人家娶儿媳妇,嫁闺女,都集中在腊月。就算盖新房子来不及,那简单的修缮屋子总行吧?所以姜先俊就跟着他们去了那些村子里,做小工啥的,多多少少也能赚几个外快来置办年货。对于姜先俊如今的转变和这份担当,郑小琴,王翠莲她们都看在眼中。杨若晴对此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和评价,因为在她看来,一个男人担起一个家,这是理所应当的。就好比老天爷赋予给女人的责任,那是相夫教子,生儿育女。男人不需要那些,但男人需要扛起担子,好为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女人,还有孩子,提供一个家!“大妈,晴儿姐,你们先吃着,我给先俊他爷还有大伯家那边送几只糖饼过去。”郑小琴拿出两只碗,将筛子里热腾腾的糖饼夹了一些放在两只碗里,出了灶房门。灶房里,王翠莲和孙氏那边吃糖饼边说:“小琴这孩子会来事儿,还晓得往姜大家送,这东西是稀罕东西,姜大家两个孙子孙女肯定喜欢。”孙氏也点头,“孙子孙女喜欢,孩子高兴,大人们比自个吃了更高兴。”这话,说到王翠莲心坎里去了,因为她自己就是如此。只要团团圆圆吃的过瘾,玩的高兴,她这个做奶奶的,比啥都高兴。但凡别人凑过来逗弄家里孩子,哪怕她平时在村子里都不咋跟对方有交集,这会子也都会冲着这个,而跟对方那笑脸相迎,主动找点话题来随便攀谈几句。至于杨若晴,在听到她们俩的对话之后,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:“小琴比当初的先俊娘会来事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