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85章(2 / 12)

加入书签

今更是集结了反叛之军 , 安西都护府边缘异族军团军营哗变 。

为了此事 , 哪怕是幕僚走后 , 白泽依然伏案工作 。

天有不测风云 , 就在当夜 …...

光破晓时 , 太子白泽猝于案牍 。

白泽是太平帝苦心孤诣的心头好 , 是他的小青梅 、 他的发妻原配给他生下的唯一一个孩子 。

白泽这劳累过度一朝撒手 , 几乎带走了太平帝的大半条命 。

湛司和秦王 、 神武帝他们赶回雍都时 , 太平帝已经一病不起 , 卧床多日了 。

白泽这一走 , 大雍上下震荡不止 , 安西都护府竟战事失利 , 后撒十里地 。

神武帝听闻战报 , 脸瞬间阴森了下来 :“ 大雍火器如神兵利器 , 竟败撤十里 !

兵部说是有叛军勾结 , 对方得到了安西都护府的一个武器库 。

神武帝的脸色更差了 , 差点骂一句没了樊月英夫妇和她的儿辈 , 孙辈又开始变虫了吗 , 安西都护府在干什么吃的 !

湛司挥手叫人撒退 :“ 许是听闻太子之獒 , 士兵恍然罢了 , 十里地不算什么 , 退回来休整一番 , 重整军心是正道 。“

神武帝不说话了 。

秦王 、 神武帝有诸多要事需处理 , 湛台则全权处理军机要务 。

阳信公主上书请求留在安西都护府 , 欲要亲自参战督战 …...

湛台思及樊月英和七郎夫妇对这小公主的评价 , 最终允许了她的请求 。

湛台虽未亲至战场 , 但他的名头 , 就已经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了 。

一个月后 , 捷报传来 , 安西都护府重夺新城不说 , 还拿下了对面三座城池 !

阳信公主在此战中 , 亦有建树 , 曾亲率三百铁骑夜袱夺城成功 !

三月后 , 大食国派遣使者团来大雍 , 欲要求和 。 阳信公主率军凯旋 , 与使者团随同归 。

而今看着那路在太子灵牌前泣不成声的高大女子 , 想起她跨马归来时英姿勃发的模样 , 湛司再回忆她从前畏畏缩缩的模样 , 似乎都已经模糊得不成像了 。

太平二十一年春 , 先太子已经安草 , 就葬在湛司的陵园不远处 , 也是秦王和神武帝的陵墓的附近 。

但太平帝的病还是没好起来 , 反而还加重了不少 。

深秋 , 湛司去看他的时候 , 病容念悴 、 奄奄一息的帝王拉着湛台的手 , 断断续续地说 :“ 胺还愚过 …... 送舅公走的时候 , 要准备很多 、 很多厚礼 。“

太平帝顿了顿 , 有些悲伤和无奈地看着湛司 :“ 是小猿不好 , 送不了舅公 …... 要先走一步了 。“

弥留之际 , 太平帝说了许多 , 给他们这些长辈准备的厚葬之礼 , 他的孩子们除了他最爱的白泽 , 都不怎么优秀 …...

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很多 , 最后 , 他说 …...

“ 是小猿不肖 , 一切都拜托阿耶 、 皇叔和舅公了 。“

太平二十一年初冬 , 太平帝崖 , 天下缩素 。

年过花甲 , 已近古稀的神武帝重新临朝 , 他要撑住借大的王朝 , 还要重新择选王朝的继承人 。

神武帝自己的儿子们都很有本事 , 但在高太后一一召见后 , 无人散像越 , 全部都安分守己 。

老来丧孙又丧子 , 实在是叫人痛彻心扈 ,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高太后 , 也不太能支撑住了 。

神武帝却还是得抗住 , 像是狂风暴雨中岩然不动的泰山 , 静默地注视着这片天

地 。

私下里 , 神武帝与湛司说 :“ 胺的儿女们都不错 , 但要当皇帝的话 …... 总还是差些火候 。“

湛台点了点头 , 他知道 , 考青雀这是要从孙辈里选了 。

若要从孙辈选 , 便是要选一个能握住这些优秀的叔叔们的 , 既如此 , 那他的本领必然要远超所有的叔叔伯伯和兄弟姐妹 。

而且儿子们也都四十多岁了 , 孙子们年轻点 , 还能继续培养 。

白泽逝去后 , 太子妃便深居筒出 。

神武帝是要从孙辈中择选继承人 , 却不是从曾孙辈中选 。

故而太子妃哪怕有子 , 也知道轮不上自己 , 很是懂事地带着孩子们幽居在家 ,

避开所有的锋芒 。

湛合没料想到的是 , 有一日 , 这个传说中 , 失去了丈夫后 , 就变得胆小如鼠 、

暗淡无光的太子妃会忽然来找自己 。

“ 曾祖舅 …...“ 太子妃跪在了湛司的面前 。

湛台平静道 :“ 有话说话 “

太子妃犹犹豫豫 、 吞吞吐吐许久 , 最后还是一狠心 , 说希望湛司可以去劝神武帝 , 莫叫八皇子真的得封太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